第1169期:《湖北大学报》





———新老校门的变迁


   期次:第1169期   作者:□ 刘爱玉   查看:86   


  跨越了时光的门楣,在转角的流年里,我轻轻地叩开记忆,回到40年前我来到湖北大学的那一瞬间。
  1978年春天的大学校园,清新怡人,迎来了改革开放的第一年。我在武汉外国语学校送走了高三的毕业生后来到武汉师范学院政教系进修。

  40年前,武汉师范学院正校门在武昌区宝积庵学院路11号。这个地址对于我来说,比身份证号、手机号码更加烂熟于心。我从1978年来到这里学习、工作、退休。湖北大学承载了我太多的记忆,融入了我大半辈子的悲欢离合。

  记得我第一次去学校时,从汉口乘车到粤汉码头,再坐轮渡到徐家棚码头,翻越铁路天桥步行到和平大道,乘16路车到赵家墩车辆厂下车,进入一条胡同道。那时,武汉师范学院是坐落在比较偏僻的武昌郊区,这条悠长的小巷两边全是菜地,紧邻着菜地和马路的是一条涌流浑浊黑水的河沟,每日上街,便可以看到老农挥动硕大的水瓢,往菜地里泼水;人行道上工匠搭着木架,把棉纱摆成长长的几排,用两块板子夹住铜锤杆,使劲一拧,铜锤儿嗡嗡旋转,架上的棉纱两股就被搓成一股……街上,“麻木”随处可见。
  当我快走到胡同路的尽头,一个偏僻的弯道上,令我惊愕的是发现了一团火光。我走近一看,竟然还有最原始的冶金工艺,老铁匠正将一根根铁杆放在煤火中燃烧,边烧边打磨,当打磨成型后,迅速将铁杆扔进旁边的水桶中,发出吱吱的响声。
  闲聊中,老铁匠感慨地说:“现在一天也接不到几个生意了,而且这活又脏又累,也赚不到几个钱,年轻人早不干了,也只有我们这些没用的人还在这做着。”时代在发展,老工艺终究被淘汰,但是坚守也是一种美。农民手中的镰刀、锄头、菜刀不都是这些老工艺人们的坚守么?
  与郊区景象形成对比的是武汉师范学院校门的古典建筑,简朴而高大,把我迎进了宽阔而温暖的校园里,一块醒目的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牌子立在一个翠柏青松的花坛前格外引人注目,花坛四周由冬青树围绕,栀子、百合竞相开放,花坛的后面是一栋红瓦灰墙二层楼房,颇有一丝小红楼的气息,是武汉师范学院的行政楼(现在是继续教育学院)。
  就是在这样一个环境下,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学校举办了一次研究黑格尔德国哲学国际学术会议。校党委书记尚钢前不久去北京大学看望张世英教授时,张先生还专门跟尚书记说:“当时我办这个德国哲学国际学术会的时候,学校那个位置好脏,我都不好意思带这些学者路过这条路。”
  1984年8月11日,教育部批复———将武汉师范学院改建为湖北大学。这是我校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标志着学校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我出生在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家庭。童年生活是在一个充满忧患与动荡的时代。文革结束,我父亲平反回到武汉市规划局任总工程师,负责武汉市的总体规划。改制后,湖北大学要制定一个总体发展的规划。当时的徐章煌校长邀请我父亲到学校现场考察制定出一个总体规划。
  父亲来学校考察后,建议学校买下正大门约100米东侧小门校园外的一片菜地。他对徐校长说:“根据武汉市的总体发展规划,以后要在湖大门前建一条大道(即现在友谊大道)。湖大买下这片地建一个行政大楼,大门设在行政大楼前,湖大就在武汉市的中心地段,有利于学校发展。”

  徐校长欣然接受了父亲的建议。经过校长办公会,并报上级部门批准,学校买下了学校东小侧门外一片菜地。在1993年,新行政楼(即现在综合楼)建成使用后,正校门移至友谊大道368号,即现在的正大门,富丽而温馨的新大门的建立标志着湖北大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旧大门也随之移到现在的西北门,其原址位于现在驾校入口处。

  步入新时代,武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湖北大学也乘着时代的春风蓬勃发展。2013年12月28日,武汉轨道交通7号线一期工程全面开工建设。作为地铁沿线学校,学校积极配合地铁工程,西北门及附近场地也一度进入封闭施工。那时师生生活虽略有不便,但所有人都满怀期待,谁不希望地铁建在家门口呢?2018年10月1日9时,期盼已久的7号线开通试运营,西北门也恢复了往日的风采。如今的西北门,不仅修缮一新,而且紧邻7号线湖北大学站出口,更增添了时代风韵。新老校门的变迁,是湖北大学的成长足迹,是全体湖大人的共同记忆,亦是改革开放40年伟大成就的一朵美丽浪花。
  (作者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