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1期:《湖北大学报》

考公、考研、考国企……

大学生:什么才叫上岸?


   期次:第1311期   作者:通讯员 邹文慧 王雁 李欢燃 邹妍   查看:0   


关于上岸二字,有欢笑也有泪水,有惊喜也有释然,提起上岸,我们听听他们的故事……

 

“不负自己,就是我最好的结果”

“看到抗原检测试剂显示两条杠的时候我的心反而落地了。”距离小炜(化名)考研失败刚好一年的时间了,但那段起早贪黑,跟图书馆每天见面长达十小时的时光总是会在眼前闪过,备考过程无异于他的第二次高考。更加不同的是,他的四周不再是高中校园中的蝉鸣和伸手就能搭上肩的同学,回应他的,只有图书馆闭馆前弹在手机上的退座提醒,以及楼道里,自己的回音。

2019级经济学的小炜,很早就确定了自己要备考东南大学,大三下学期一开学他就迅速进入了备考状态。每天七点半起床,约着室友一起前往图书馆,学到闭馆。唯一的活动只是偶尔和几个考研的同学约着吃顿饭,桌面上“考研”“专业课”的字眼依旧被抛来抛去,他的生活变成一场枯燥的单机游戏,唯一的HAPPYENDING是上岸。看课、刷题、背书,一遍遍的整理专业课知识点,对着数学错题反复总结,机械的一整年,像流水一般划过,毫无知觉却也时常感觉喘不上气……

临考的几天,身边很多人都倒下了,他也隐隐也点不好的预感,确定自己身体不太舒服后,拿抗原检测试剂进行了检测,“我阳了”。这个结果给他的感觉究竟是恐慌还是释然他已经分不清了,但那一瞬间他敏锐地感知到自己这次碰不到那个日夜心中轻念的梦想了。

“当然还是很想考上,但最后的结果也没让我觉得有多痛苦。”小炜说,在那几百个备考的日夜里,他无数次彩排成功的那一天,脱口而出的胜利宣言。但带着未恢复好的身体上考场时,一切都不重要了。这次考试更像是一场通向自我的邀请赛,“为自己而战”,他没有弃考,没有为这场意外低头,他已经得到了自己的ENDING,无论是HAPPY或是BAD。

目前,小炜在准备出国的申请文书,也在留意好的工作机会,考研这条路他没能取得大众意义上的成功,但他找到了自己,也许未来不是一定通向“成功”“著名”或者“伟大”的叙事,但他想给自己多一些机会,体认自我的无数种可能。

 

“走自己的路,每一步都算数”

身边有人提到考公,小扬(化名)总是会半开玩笑地说:“你别戳我痛处啊”。与大多数年轻人不一样,小扬从高中开始,对于“理想”二字的表达,就是公务员这个名词,“离家近一点,安安稳稳的,过好我自己的小日子。”他并不期待宏大而激昂,而更愿意走向宁和而平静。

很遗憾,命运在暗处也给小扬半开了个玩笑。今年小扬的考公之战,未能拿到理想结果,但与此同时,小扬研究生第一志愿上岸了。2020级的小扬,不按常理出牌,面对处于大学末端的A、B项,他选择了双管齐下,去年3月到12月小扬一心备战考研,一考完研究生初试后,便猛地一头扎进考公队伍里。“还是年轻气盛啊,幻想自己能一举抓两手。”考公结果不如人意,小扬没考上心仪岗位。据他所说,他尝试考研也是为了考公更有竞争力,但戏剧的是,被他抛之脑后的考研复试出奇的顺利,他拿到了第一志愿的录取结果。收到消息的时候,小扬感到了一种难以言说的奇妙心情,但更多的是平静,就如同他走上这条道路的本心,不期待于宏大,而心向平和。

考公虽然是小扬的一个小执念,但他没有被结果困住,总结这场奇妙的体验,他认为自己的平和心态在发挥效用。心里没有想过很复杂的事,也没幻想过结果如何,只顾着“埋头苦干”。双重结果摆在眼前:对于考公失败的失,他处之泰然,对于考研成功的喜。在无法被确证的明天到来之前,我们唯一能做的只有平整内心,走好每一步今天。

 

“不后悔来时路”

“不会后悔来时路,因为它们铸就了现在的我。”这是湖北大学新闻学专业的小思(学生化名)对上岸的深刻感受。

“我记得考研时候的自己,每天买一杯咖啡去图书馆,闭馆前回宿舍,一摞书,一堆笔,就这样开始了一天的学习。”小思回忆说。楼道里充斥着背书声,看着其他人为目标努力的样子,她却陷入了迷茫,考研时期的楼道喧嚣非常,但小思的心在犹疑中一直保持沉默着。

考研是一场时代的滚滚洪流,小思无疑是被席卷进来的。“周围同学有的去实习,有的选择考公,我没有确定的目标,所以选择了大多数人走的路。”对于每一个考研人来说《迷茫或许是必经之路。备考至11月时,考研风向的变化纷繁复杂,小思的家人劝她参加国考,但是她坚持考研。“我觉得选择了一条路,就要坚定地走下去。”

凛冬时分,小思紧了紧衣袖,冻僵的手紧紧攥着专业书,她在寒风中就这样坚韧着,走过一个个冬夜。从宿舍去图书馆只需要几百米,但这几百米的路,她走过犹疑,走过痛苦,也走过无力。为了让冻僵的手回暖,小思在笔记本上飞快地写下密密麻麻的铅字。一字一句的排列组合间混杂着一个个飞向远方的希望。

备考到了尾声,从考场出来后,小思又马不停蹄投入省考大军。可或许,人生就像桌案上燃烧的红烛,火焰向上,泪就往下流。小思考研失意,而省考因为准备时间紧凑,在面试中以微小的差距与所报岗位失之交臂,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小思后来去参加教师编和事业编等考试,最后于五月份通过了“三支一扶”的考试,拥有了现在的工作。关于上岸的这条路,小思无数次迷茫,无数次挫伤,又无数次把余勇鼓起。尽管过程曲折弯绕,但小思没有后悔。“我不想沉浸在后悔的情绪里,那段时光虽然煎熬,但也让我吸取了许多经验,让我学会在工作中更好地规划事项,懂得努力坚持。”

 

“下一站,柳暗花明”

“一看到分数线,我觉得自己根本不可能考这么高。”小刘回忆。

时间回到2023年上半年,面对繁重的课业和毕业汇演,小刘几乎无法抽出时间备考,但她仍然坚持每天自学专业知识。2023年7月到12月,小刘一边看视频自学,一边参与机构培训。“我想尽力弥补上前几个月的时间。”时间被小刘掰成好几份来用,她不愿意浪费每一分每一秒。

“7月份是我最快乐的一段时间,因为留校备考是独属于自己的时间”,小刘十分珍惜那段全身心学习的日子。可上天总不如人意,小刘发挥失常,遗憾错过了心仪的大学。

低迷了几天后,小刘开始重新思索未来的方向。她没有停下自己的步伐,而是向四川广播电视台、湖北日报等媒体平台不断投递了简历,决定一边实习一边二战。

“因为备战考研,我错过了‘金九银十’招聘季,春招我不想再错过了。”两天的时间里,小刘辗转成都、武汉等地,参加了五场实习面试。令小刘意外的是,她的面试都通过了。“现在想想,这一定是备战考研给我留下的知识积累”,小刘表示,原来失去的东西会通过另一种方式回来。

“在学院老师的开导下,我发现放弃二战,接受调剂是我当下最好的选择。”决定留在湖北日报工作后,小刘于4月11日收到了拟录取通知,正式成为湖大新闻传播学院非全日制研究生。“我很满足,能够一边工作,一边读书”,小刘说,这是属于她的花开。请不要对自己不如意的命运加以默许,请继续冒险,继续改变,下一站,柳暗花复明。

 

“更多的选择和可能”

春光总奢侈,引天地一焕,万物笙歌,又至人间四月天。考公、教师资格证考试、研究生复试相继结束。毕业于湖北大学生物技术专业的小任浏览着手机上一条条关于考研、考公的热搜词条,回想起自己考研秋招双上岸的经历。

2023年的四月,小任结束了研究生复试,后面收到了学校的录取通知。此外,他也在2022年秋招中找到工作,面临着“就业或者读书”的选择。

在这个人人羡艳的最佳结局达成之前,小任也曾经历“打怪升级”的艰难历程。这份考研、秋招双上岸的结果,小任为此付出了许多努力。小任讲道:“起初我只计划找工作和考公,但是院长老师建议我去考研,能多给自己留条后路。”于是2022年,他开始同时准备着考公、考研以及秋招,时间安排得非常紧凑。十月之前,小任主要学习公务员考试和专业课;十月之后,以学习专业课为重来准备研究生考试。小任表示:“我每天在图书馆待10个小时左右,不断做题背书,重复这套流程,希望让这些陌生的知识印在脑子里。”在准备秋招时,小任先关注了几家公司的招聘公告,提前了解公司招聘背景,找专业老师指导修改简历,突出自身优势,最后成功找到工作。

这段时间难免劳累,但谈及当时的心态,小任表示更多的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期待。他期望更加充盈的生命,与风雪为伍,阳光高照的生命,于是他选择尽全力去探索,人生便向他展开万紫千红的画卷。“我最后选择了工作,”小任说,“上岸让我感觉很温暖,它给我带来了人生可能性的探索的同时让我找到了人生的依托和归属,我们从学校的暖房里去往一个更能体现个人价值、获得归属感的大家庭,现在的工作就给了我这份归属感。”

 

关于上岸的故事正在逐渐划上句号。讲述之外,还有无数个你或在前行的道路挣扎,或在面对结果释怀。同样也有无数个你正站在新的人生起点上,前方或许未知、风雨兼程,但请继续步履不停,去寻找自己的答案。

“上岸”二字从没有绝对的定义,大众如何评判,也与个人无关。人生充满无限可能,在众多的选择面前,无论选择哪一条路,都会迎来属于自己的上岸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