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5期:《湖北大学报》
湖北大学:第1175期:《湖北大学报》
  • 《德国哲学论丛》往事

    摘要:《德国哲学论丛》往事   “改革开放40年,中国哲学发展非常迅猛,因此,探讨中国哲学40年来的发展和未来的发展,在当前有着重要意义”。在湖北大学召开的“改革开放四十年与中国当代哲学发展”高端论坛上,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院长江畅教授这样说。   回忆改革开放之初,人们从十年浩劫中苏醒,从混沌迷茫中回归人性,迎来了百花齐放的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那是一个烟火与诗情迸发的年代,是一个开放包容、充满情怀的年代,一个思想自由、百花争艳的年代。改革开放之初的激情、浪漫、理想主义,成为知识分子及普众心中的乌托邦。   那个时代的文化精英作为受过高等教育、眼界比较开阔的一批人,一方面将很多国外的哲学思想、文化思潮、文学写作方式引领进来。另一方面也从中国漫长历史中寻找可以与外国抗衡的写作资源,寻找自己文化历史的再叙述。毫无疑问,改革开放之初是文化界起到了领头羊的作用,而文化精英则是文化界中的领头羊。在万物复苏大地回春之际,面对希望的明天,那些沉寂的哲学家们开始思考人生和憧憬理想。   众所周知,德国是一个哲学家群星璀璨的国度,曾出现如康德、黑格尔、马克思、胡塞尔、海德格尔等众多享誉全球的哲学家。在世界哲学发展史上,德国哲学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许多著名哲学家理论形成的重要思想源泉,也是西方文化中最值得我们欣赏的一道绚丽风景。   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在改革开放之初,武汉师范学院(湖北大学前身)政教系率先邀请了谙熟德国哲学的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世英先生来校讲学。张先生到学校为师生演讲了近一个月的黑格尔《逻辑学》。我有幸聆听了这次精彩的讲座。虽然时隔40多年,仍记忆犹新、终身难忘。   张先生此次讲学在学校影响之深,对学校哲学学科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之后他受聘湖北大学教授,创办了哲学研究所,并举办了一次研究黑格尔德国哲学世界学术会议。这次国际学术研讨会为日后湖大哲学学院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1986年,张世英先生领衔,依托当时的湖北大学哲学研究所创办了学术性刊物《德国哲学论丛》,专门研究德国哲学及其相关哲学问题。张先生在湖大工作十余年,开榛辟莽,创建了哲学学科;传道授业,带出了一支哲学研究队伍;嘉惠学林,创办了《德国哲学论丛》,为湖大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哲学论丛》创刊之路充满坎坷,正是一代代德国哲学研究者克服种种困难,尝尽千辛万苦,才有如今的成绩。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有一次政教系开大会,系党总支书记刘简言在全系大会上说:“根据学校发展,要成立哲学研究所,创办《德国哲学论丛》刊物,现在面临的最大困境是没有经费。但是没有钱也要办,也要上马。只要有决心,想办法,克服困难,刊物是一定能创办的……”刘简言书记的话虽短,但铿锵有力,鼓舞着全系教工为之奋斗。   当时学校也很支持,下拨了一些经费,政教系从微薄创收中拿出一部分资金,《德国哲学论丛》终于在1986年创刊。时任主编张世英,副主编刘简言、杨祖陶。在23个编委中,湖北大学的老师有王文卿、张传湘、谭明儒老师。   我还清楚记得,发刊辞是这样写的——— 德国是一个富于哲学思辨的国度,又是马克思主义的故乡,研究德国哲学对于推动整个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无疑会起积极的作用。我们希望本刊多少能在这一方面尽自己的一点绵薄之力。   歌德说过,一个人即使是最大的天才,“如果想单凭他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他也决不会有多大成就。”歌德反对自我封闭,强调“利用旁人的工作”,“吸取外界的资源”,以发展独创性。他认为他之所以能获得可以自豪的成就,只不过是由于他“有一种能力和志愿,去看去听,去区别和选择,用自己的心智灌输生命于所见所闻,然后以适当的技巧把它再现出来”。本刊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想不单凭自己“特有的内在自我”“去对付一切”,而要提高我们对外国哲学家特别是德国哲学家的思想与作品多闻多见并加以区分和选择的能力。德国哲学家的语言一般都晦涩难解,但思想特别深邃,有极其独到的见解。希望能从我们对德国哲学的深入了解和钻研中崭露出一些有独创性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家。(节选) 毫无疑问,发刊辞明确了办刊的宗旨,从做德国哲学起步,辐射整个外国哲学。当年德国哲学在国内是一个研究重心,在第一期发表文章的都是国内外顶尖哲学专家,因此在国内哲学界反响强烈。从1986年至2018年期间,《德国哲学论丛》先后在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了33期,2018年被社会科学出版社评为优秀集刊,现仍在出刊。   《德国哲学论丛》创刊后,最初是免费为各大专院校政治系哲学系赠阅。由于影响逐步扩大,有着良好的口碑,很多院校要求订购,甚至许多院校的哲学教师也纷纷汇款订购刊物。记得人大一位哲学老师在汇款单上留言:“毫不夸张地说,《德国哲学论丛》开启了我在哲学研究事业上的起点,每篇文章都读出了愉悦,读出了启迪,读出了思想,谢谢你们……”   今天我们再翻开历年来的刊物,又会唤起那些回忆的文字,照亮尘封的细节,让人感慨万千。时光流水,就像风波中的漏船,奇迹般破浪前行。如果读者悄悄地跟随作者,打开每篇文章的小门,从不同的方向进入暗道,忽明忽暗,扑朔迷离,从不同的角度,便可在不同的时代和语境中,体味一篇又一篇精彩学术文章。这些文章记载着一段令人感怀的历史,更昭示着一个催人奋进的新起点。   三十多年过去了,《德国哲学论丛》从一个呱呱落地的新生儿成长为国内知名学术刊物,对推进中国学术界关于德国哲学乃至整个外国哲学的研究做出了积极而卓有成效的贡献,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学术影响。   由此湖北大学成为我国研究西方哲学的学术重镇之一,《德国哲学论丛》也成为更多青年研究者致力于德国哲学、外国哲学研究的良好平台。   改革开放40年来,哲学社会科学要创新,就一定要经历一个决定性转折,那便是要从长期以来的学徒状态中摆脱出来,在学术上获得自我主张,也即能够研究中国问题和把握中国现实。《德国哲学论丛》毫无疑问便承担着这样的重任。   而更令人感叹的是,我亲眼目睹湖大的哲学学院从最初政教系哲学教研室几个人而发展到今天的规模。如今,湖北大学哲学学科发展成为学校一门优势特色学科,《德国哲学论丛》更是成为湖大在哲学界一张靓丽名片。   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湖北大学始终自觉与时代同步,始终自觉按教育规律办学,始终致力于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德国哲学论丛》的成长与发展历程,正是湖大人孜孜以求,敢为人先的真实写照。   今天,我们回望40年,向改革者致敬,向我们共同拼搏奋斗的岁月致敬!愿我们永远锐意进取,勇立潮头,珍惜光明,追逐梦想!   (作者系中华文化发展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大学高等人文研究院副研究员)

  • 从《战狼》看新时期爱国主义

    摘要:从《战狼》看新时期爱国主义   《战狼2》火了。自上映以来,该影片一路飚红,上映4小时票房破亿,3天6亿,4天10亿,6天15亿……在国际市场疯狂圈粉,马来西亚、新加坡、悉尼、墨尔本都出现一票难求的盛况,最终更是以56.8亿票房刷新系列纪录。   《战狼2》是一部现代军事动作片。因替战友家人出头而被开除军籍的前战狼中队特种兵冷锋(吴京饰),为寻找女友失踪的真相而远走非洲。在随船出行时,他孤胆擒海盗,在战火爆发时,他主动请缨,只身为中国侨工开展18小时的生死营救。   以高亢的爱国主义和浓郁的英雄色彩为内核,血脉偾张的打戏和干脆直接的故事为包装,这道被新京报评论员形容为“用好莱坞方式烹饪的中国硬菜”在揽获惹眼票房的同时,也树立了观众和媒体的口碑。在各路人马加班加点地总结《战狼2》的成功经验,畅想国产商业大片的前景和未来时,有一部分人选择跳出惯性思维,尝试从《战狼》出发,谈谈新时期的爱国主义。而我正是后者。   福柯曾言:“重要的是讲述神话的年代,而不是神话所讲述的年代。”当我们试图分析《战狼2》高票房的原因时,首先考虑到的,其实是它所处的社会文化语境。虎嗅网的文章标题就点得很清楚———《国家不强,哪有战狼》。当人们在电影院里发出“原来中国在世界上已经这么强了”的慨叹时,电影就已经取得了成功。其原因在于,它强有力地为中国正名,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爱国热情。   片中呈现的“中国元素”:中国茅台酒在非洲受到欢迎;在非洲进行攻克曼拉病毒的医疗援助组长陈博士是中国人;军政府和反叛军都再三强调“不能得罪中国人”;那句令众人慷慨激昂的“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无不投射出国人对祖国浓厚的热爱和强烈的自信。我认为这正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当你在海外遭遇危险,不要放弃!请记住,在你身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   事实上,当谈到这里,我不得不指出,《战狼2》收获的绝非“清一色”的好评,在不少观影者表达澎湃激昂的爱国热情时,也有观众用“浮夸”、“尴尬”来描述自己的观影感受。这似乎是大多数主旋律影片不得不共同面对的问题:如何让影片弘扬的“爱国主义”免受“灌输”的质疑?   自媒体评论人“飞岸”在其有关作品中鲜明地表达了对《战狼》爱国主义倾向的肯定。同时,以“逆向民族主义”来犀利地描述部分观众对该影片的否定态度。在这里,我们对影片在相关部分的处理不做评论。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激发了我们对爱国主义的“冷思考”。   以知著网一篇名为《<战狼2>的爱国主义是不是可以做得更好?》为例。文章中指出,豆瓣网友对该影片最多的批评来源于“个人英雄主义”。作为一名退役特种兵,冷锋“理所当然”可以一个人打一群海盗,一个人打反政府武装军,一个人打雇佣军团,三个人就可以正面迎战坦克团……这样的“中国版超级英雄”剧情似乎让人难以接受。   尽管《战狼》系列以“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为口号,电影却有意无意地回避了国家的语境。这种回避,恰恰凸显了当下的国际困局:当下世界秩序,实际以美国为核心,以其依赖强大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所建立的世界霸权为框架———这就是为什么在面临境外利益受侵的问题时,中国既无法积极涉入该国政局,也难以动用军事力量保护中国在该国的利益:撤侨、放弃在该国利益,也因此成了影片和现实中的共同选择。   正是这些无奈的选择让我们陷入深思,它警示我们:新时期爱国主义需要的不仅仅是对祖国的热爱与信任,也不仅仅是理性的分析和思考,更需要我们的主人翁意识,将想法转化为实际行动,为中国实现大国崛起奉献出自己的力量。“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这句话不应当只是老一辈的呼喊和我们敷衍的回应。   我们真正需要的是持之以恒的行动。   今天,我国已步入新的历史阶段,加入世贸组织使我国与世界各国的联系更加密切,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将面临越来越多的新情况、新问题。推进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进程,更需要我们不断弘扬爱国主义的优良传统,将理论转化为实际。   由此我们不得不对《战狼》系列的主创吴京表示敬意。十八大以后,中国梦成为老百姓争相讨论的新话题,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提出更是给中国的发展之路提供了精神支撑。然而文化界还缺乏与之呼应的作品,甚至还出现一些为搏眼球而否定“道路”正当性的小说。《战狼》系列的出现则是真正意识上的用艺术形式诠释“中国梦”以及“文化自信”。纵使不够成熟,却也给我们提供了契机,让我们对新时期爱国主义的思考逐步深入,让更多青年人以他们更喜欢的方式了解爱国主义,唤醒民族热忱。   新时期的爱国主义需要我们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正确认识祖国的历史和现实,增强爱国热情和振兴祖国的责任感,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高举爱国主义旗帜,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真正把爱国之志变成报国之行。   (作者系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

  • 最后一滴泪

    摘要:最后一滴泪 我从云边跌落, 坠入氤氲的烟罗。 在天地之间, 我孑然一身。 在无边的雾气中, 我迷失了自我。 一缕曙光映入眼帘, 折射出彩虹的颜色。 抑制不住的本我, 多么绚烂的景色! 我继续坠落, 坠落, 我会汇成涓涓细流, 我会流入锦绣山河。 一滴泪水滑落, 落入无边的干涸, 于是万物归于静默。   (作者系2017级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

  • 眼泪教我的事

    摘要:眼泪教我的事   你上一次流泪是什么时候?   昨晚八点左右我才匆匆忙忙坐着校车赶回宿舍,草草地收拾一通后爬上床继续完成当日里的一些计划,正焦头烂额之际看到父亲发来的一条消息,是一张照片:我小时候最钟爱的玩具。其实他并没有发些别的什么文字,可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就眼眶湿润。父亲是个沉默寡言的男子,从不会说些过于温情的话语,更多的是对我的批评。我正踌躇着不知道该回复什么,母亲发消息说:你爸爸想你啦。还有一张父亲抱着那个玩具发手机消息的照片,我的眼泪一下就流了出来,说起来很少有机会,也不太敢于正视父母的身影,因为那总会让我察觉他们的变老。离家在外也有一年多了,这期间我除了和父母分别时在车站趁他们走后哭得汹涌,好像几乎再没有哭过了。一半是因为每日里给自己布置的满满当当的计划,没有时间去难过;另一半则是努力抑制自己难过的情绪,隐忍的多了,其实也就习惯了。   而昨晚突如其来的眼泪好像突然打破了我的循规蹈矩的生活,我真庆幸这电子时代的信息产物,让我可以一边流泪一边以正常的情绪给父母发消息,让他们放心。从前我总觉得出门在外的孩子怎么可能报喜不报忧呢?遇到了难过的、委屈的事情,总还是想向父母倾诉一下吧。后来我才发现,大部分情况下,我都希望父母觉得我很好,希望他们少为我操点心,有时也难免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本是向母亲抱怨学校里的事情,却将自己的怨气都扔给她。过后我总是很后悔,可再多的话也不会多说,更多的原因是不知该如何表达。我家是相当内敛的中式家庭,父母和我对于情感的表达都非常含蓄,我们甚少说诸如“我爱你”或“我想你”这样的话语,取而代之的往往都是不动声色的关怀和挂念。直到后来我在学习的过程中接触了西方文化,才知晓原来对于情感的表达也可以很直接,不拖泥带水,可长期以来的方式有时候已经让我们羞于过分直接的爱的表达,于是我们一家就这样照旧温吞地相处着,那些太过细腻的情绪总是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传递着。   昨晚虽然痛哭一场,第二天早上醒来我却觉得格外爽快。原来这些日子以来我有太多的笑,不管是在不够相识的人面前恰到好处的微笑、在更有权势的人面前的假笑、抑或是在一群根本三观不同的人之中的附和的笑,那都让我深深地感觉到我不是我自己。我只是一个附属品,像五月天在歌中唱到的那样“你的笑只是你身上的保护色”罢了。   然而哭出来会怎样呢?因为太久没哭,我甚至已经忘记了痛哭的感觉,有时还会迎来周围人奇怪的目光,好像痛哭的人总是可怜兮兮,且一定不能让他(她)一直沉浸在这种悲伤的情绪中,要快点将其拉一把,好和自己一样快乐起来才作罢。可生活有时很苦涩,为了不显示自己的弱小与失败,我们往往不允许自己哭,像“男儿有泪不轻弹“一类的表达更无比常见,由此表达的女子的哭往往是弱小、无能的象征,甚至现代流行的表情包文化中也有类似“我告诉自己不许哭”这样的文案。这又何尝不是从另一个角度表达对哭的态度呢?   坦白来讲,我认为自己是一个很奇怪的女孩儿。我喜欢笑,常常一遇到触动我的笑点的事情就会笑到停不下来。但我同时也是泪点很低的人,或许是因为自己本身有一些敏感,有的时候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会触动我的情绪。可过去我也总是视流泪为一件丢脸的事情,往往是一忍再忍,最后若无其事。但那样的自己真的变得更加难过,流泪本应是一件爽快的事情,无需多言,无需太多的顾虑,如果真的心酸,何必假装乐观。   这样说来也令人啼笑皆非,流泪什么时候也变成了一种需要学习的技能?如果真的太久没有流泪,去看一场催人泪下的电影,去读一本泪中带笑的书,或者,只是安静地和自己相处。同微笑一样,眼泪也有太多太多的模式,经历生活到现在,我有太多次流泪的经历:小时候因为学习不够认真被母亲责骂而哭,成绩不理想对自己失望而哭等等。相信每个人的学生时代都有这样的共鸣吧。而长大带来的眼泪,更多的已经不再是源于这些具象的数字和结果了,往往是阅读一些文字时的感同身受;发觉父母渐渐变老的无可奈何的心酸;遇到一些自己无力改变的事情的无奈;对未来的过于焦灼的期待……每一个阶段我们都在经历着不一样的千姿百态的人生,收获着什么,也失去着什么,我想这就是眼泪教我的事。   今天的话题关于眼泪,这表面或许看起来有一些沉重,有一些暗淡,但就像某首歌里唱的那样:   谁学会笑着感叹谁学会假装乐观谁让你认为一定要强悍不能哭得像小孩谁说过人生苦短我们有泪不轻弹……其实我想说,也许哭出来才是真的勇敢。 (作者系2017级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