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6期:《湖北大学报》
湖北大学:第1176期:《湖北大学报》
  • 如是“审判”蒋方舟

    摘要:如是“审判”蒋方舟   “做一个自由的人,心不为形所役,行不为心所役,坐拥一整块无人的疆域。”   蒋方舟是我个人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家,也是对我影响很大的一位作家。   也许,她正符合她所概括的他们那一代人的特征:过早成熟。没错,似乎蒋方舟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思考,思考目光所及,思考心之所向。也许正是由于过早成熟而引发的各种思考,使得蒋方舟与同龄人相比,所见更远,所思更深。我想到,她在自己最新的作品中所表达的对作家的相关理解:“在世界上所有的职业里,恐怕只有作家是越清醒才能越优秀的。作家住在自身缺点搭建成的监狱里。”   我想谈到的这本书,却是她在所谓宏大主题之间犹豫徘徊之后,想暂时放弃对中国的总结,而去观察个体,见微知著的结果。她从空虚的字眼里逃脱出来,反思自己,观察被时代绑架的一代;尝试解读自己所喜欢的城市与人物,同时寻找写作的意义,思考作家与时代、与国家的关系,发现更多美好的可能性;在最后的环节,她更是以打破传统的姿态,试图确立全新的更好的自我。也许,这本书的书名,便是蒋方舟自己所想表达的东西:她承认她不曾历经沧桑。虽然她很努力讲述80年代年轻人的沧桑,但是她深知自己所写下的沧桑完全无法代表一个时代,这些沧桑在时代面前显得实在微不足道。转而,她又在别处寻找更伟大的沧桑。在最后,她重新审视了,人类世界里各种亲戚血缘关系的面具下种种不为人知的真相,我想,这是她能够表现出来的沧桑吧。   于此,蒋方舟审判沧桑,我却想从中审判蒋方舟的“沧桑”。   如果想用文字记录沧桑,可能我们都会想到诸如人生的沧桑,国家的沧桑。不出意外,我们更容易选择“小说”这样的体裁,譬如余华的《活着》。但是,蒋方舟作为作者,在这部作品中,显然是一个更擅长就事论事,发表意见的创作者。也许,只有这样的杂文式的短篇,才能够将其重视记录,尽力表达的态度,彰显无遗。   历经几年的沉寂与沉淀,蒋方舟已经从一个被观察者,转变为了一个观察者。蒋方舟坦诚自己没有经历所谓的大起大落,甚至认为他们那一代人完全处于一个温和的时代,因此,她选择把自己的关注点放在了同一时代的“小人物”身上,以及另一个时代的“大人物”。   第一部分的七篇文章,分别写了七个人物,或者说,是七个群体的故事。有的故事,几乎就是自己所经历的那个年代的事迹;有的故事,是自己认识的同学朋友们的无奈与悲伤;还有些故事基于当年的时事热点。我们不仅可以认识这些人物,听他们的故事,更可以窥见那一代人所面对的事与物,以及时代对他们的影响。可能是网络时代到来,爱玩游戏的男同学,成为反叛少年后,尊严不得不堕落,人生也遭受了不可逆转的打击。老师同学,父母亲戚全员出动,四处寻找网瘾少年。结局是母亲病重,浪子回头,在全班面前痛哭流涕。可能是资本开始自由发展,外来文化开始侵入,班上的中层阶级天天比拼自己身穿脚着的logo名牌。后面,她从少年写到青年,写梦想成为人大代表的大学生,写教育成功的典范、天才般的柳学长的出家。最后两篇,她记述了南方科技大学对自由教育的追求与现实的矛盾,揭示了青年到广州追求未来的艰难,还探讨了有关台湾的看法。初看选材,我们很容易便能够感觉到,蒋方舟绝对不是我们观念中的青春文学写作者。   而第二个部分,可以认为是文学爱好者可以重点关注的。在这个部分,蒋方舟不再只是把自己当作旁观者,而是以作家的身份,思考关于写作的事情。她通过分析陶渊明、沈从文、马尔克斯、鲁迅、萧红、汪曾祺、王安忆、韩少功、阎连科、莫言,阐释文学中的“乡土中国”,反思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及城市化之后的当代乡土文化。从国家政治,想到作家与国家或政治应该保持的距离。最后,她写了自己最爱的张爱玲,可以说是勉励自己。还写了木心,说“木心是我们这个时代最后的大雅,能用一派衰败的文明气脉托举出他的雅致,亦是我们的幸运。”我想,这是她关注文学、也反思自己的实践吧。   一直觉得蒋方舟是一个非常有观点的人。这是我最欣赏她的地方,也许是因为我自己是一个不擅长形成观点的表达者吧。当然,堆砌观点不一定就是一件值得赞扬或学习的方式。但是有足够充分的论述,有足够特别的发现,有足够深刻的内涵,然后大胆表达出来,这样的观点一定是漂亮的。   当所有人在“成功学”的鼓舞下,都想不留余力地追求成功时,蒋方舟却解释“为什么自己不敢留有余地”,表达自己害怕被社会所抛弃所淘汰,从而对成功与失败的残酷战争进行了批判。她说:“社会看起来是仇富的,但仇富的本质是仇穷。”当所有人都吐槽那一代人的平庸时,她看清了差不多二十岁的这一代青年人的奋斗与落寞,调侃他们“三十而立,二十而蹲”。稳定盛世和阶级固化使得他们将立未立,不知道会昂然地顶天立地,还是会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当所有人都在嘲笑那些“自不量力”的年轻人时,她同情那些学生们,支持他们“无畏”的反抗。她说:“青春这个大园子,有点美丽,有点诱惑,有点危险,就是没有用。但若全拔了无用的劳什子,改种饱腹的卷心菜,伊甸园变成菜园子,未免也太可惜了。”同时,她为天才的出走感到惋惜,因为她认为这样的出走只是天才对某一种世界过于完美的臆想,并由此发现新一代人自闭的、任性的、不愿意接受现实的本质。紧接着谈到教育,深感中国教育革新的艰难。   当然,她在这部作品中间思考的还有很多,总而言之,她是极其大胆的,以己手写己心。   《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的最后一个部分,是蒋方舟的散文短篇《审判童年》,这篇散文,曾获得人民文学奖。我认为,这篇几万字的散文,其实可以集中体现蒋方舟在这一本书中的特点。在这篇散文中,蒋方舟对兄弟之情,母子之情,父子之情等等我们曾经以为在童年中最美好的感情,做了逆转性的分析。她时而像个孩子,说出一些俏皮话,但是细细体会之后,你便会发现她的思想是很有创见的,而且有理有据。陈丹青先生评价:“实在是幽默又有智慧。许多文字都很有深度,有引用,但又那么自然,让人佩服。”   举两个例子。对于兄弟,蒋方舟看到了兄弟之间强者与弱者的竞争关系:我想,人只有真正长大了———或者说,当后天培养的人性代替了天生的动物性的时候,才会感激当初在子宫里,有个资源共享者。她同情兄弟中的弱者,说:“阴影是一种阴翳,在俯首称臣的瞬间,至少能获得片刻的宁静与解脱。”“生活之所以对我们耳语‘在前面,永远有强者’,也是为了催促我们早早认命。”至于母亲,她不讳地说,母亲和孩子其实是一种占有关系,母亲对孩子有强烈的占有欲,其间是对生命的嫉妒。我们曾经以为的美好,在人性中却那么尴尬。这就是作家蒋方舟。   在《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中,她说:“记录本身,即已是反抗。”   在《东京一年》中,她说:“并不清贫的女学生,真是一种最理想的生活了。”   她一直在审判。 (作者系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 何以解忧

    摘要:何以解忧   事实上,在谈到我喜欢哪类书的时候,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是诗词,当有人问我:哪本书带给了自己最深最久的震撼时,我也会毫不犹豫地说,是 《解忧杂货店》。有时想想也很奇怪:论构思,论文笔,也不乏足以与之媲美的书,但偏偏就是这一本书,让我看完久久不能释怀,不论看多少遍,亦为之动容。   一部没有血腥味的推理小说,一个个独立的故事,各怀心事的男男女女,牛奶箱投递口来来回回的信件,堆成了温暖。丸光园每个故事中的人都与这个孤儿院有着或多或少的交集。有人在这里成长,有人在这里重获了新生,有人在这里失去了生命。而浪矢老人和老院长的一段缘分,则是所有故事的起源。一直写着绝望残酷人生的东野圭吾先生用他缜密的逻辑、吊诡的悬疑基调和他独特的笔触风格为我们圆满了这样一个温暖治愈的童话故事,《解忧杂货店》不故意煽情,却道出了人性之美。感动之余,也叹服于作者的构思文笔。   这本书一共写了五个故事,看似独立,但实则相互关联。五条故事线同时进行但整个故事却丝毫不显得凌乱。以一个牛奶箱连接过去和未来。伏笔设置巧妙,情节环环相扣,引人入胜至极。   最让我感动的,是这本书的第二个故事。“鱼店音乐人”在大学毕业后面临着一个两难的选择,是继续追逐自己那遥不可及的音乐梦,还是回家继承祖上的鱼店?面对两难的境地,他苦恼不已,在回家吊唁病逝的奶奶时一个人在外面散步,看到站在杂货店外面的“月兔”(本文另一个故事的主人公),知道了杂货店的另一个用途,于是他便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解忧杂货店求助。不久,“鱼店音乐人”收到了让他回家继承鱼店的回信,鱼店经营的每况愈下让他渐渐地打消了做职业歌手的念头。但没想到的是,他的父亲将他痛骂一顿,让他不要屈于现实而放弃追求梦想。他谱了一首曲子,并把它命名为《重生》。虽然依旧没有什么名气,但他没有放弃音乐。后来,“鱼店音乐人”来孤儿院做慰问演出,在火灾发生后他为了救水原芹的弟弟而死掉了。而水原芹后来成为了一代歌星,她将《重生》填词,并在她的每场演唱会唱这首歌。   本章最后四段这样写道:“体育馆内人山人海,前一刻还陷入疯狂的欢呼声中,刚才的三首安可曲,让歌迷的热情充分燃烧。   但是,最后的压轴歌曲不一样。追随她多年的歌迷都知道这件事,所以,当她拿起麦克风时,数万人立刻安静下来。   ‘最后,要为大家献上那首歌,’稀世的天才女歌手说,‘这首歌是当年我踏入歌坛的作品,但这首歌具有更深远的意义。我弟弟是我在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这首歌的作曲者是我弟弟的救命恩人,他用自己的生命救了我弟弟。如果没有遇见他,就不会有今天的我。所以,我会一辈子唱这首歌,这是我唯一能够报答他的事。接下来,请大家一起欣赏。’《重生》的前奏响起。”   当看到这里,我不可控制地被触动了。这一句话,包含了太多。每一个选择只要努力过,都是正确的选择。“鱼店音乐人”的音乐梦在另ー个人身上以另一种方式实现了,而这一切,是因为善意。《解忧杂货店》没有惊天动地的感人场面,相反,全文有着一种近乎现实般的真实。一点点的平凡,一段一段的情节,润物细无声般地感动到了我,或许这也是我对这本书感触极深、喜欢至极的原因。   正如卢思浩所说:“愿那些错过的人,经历了颠沛流离之后,还能再度相逢;愿我们没能实现的梦想,在最无助难过的时候,开出最灿烂的花来;愿那些没能珍惜的青春和回忆,在经历了成长的阵痛之后,能在心底认真而又平静地告別。   也愿这世界每个角落,都有爱与善良,可供解优。” (作者系201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

  • 清明最关情

    摘要:清明最关情   岁岁遇清明,清明最关情。   西辞万里路,可有望乡亭。   病痛扫出门,冷暖系上心。   孝鉴天和地,身安神也宁。   (作者系知行学院退休教师) 江山美景春光无限 ▲陈焱光 作

  • 缘来西厢

    摘要:缘来西厢   走出计信大楼,月朗星疏,树影横斜,晚风拂面,推开云叆,一片清秋夜色。我拂了拂衣袖,提着裙摆,在月光下行走,连回忆都变得温和如水,一点,就泛起层层涟漪。只能听见汉服广袖和襦裙的摩擦声。“沙沙———沙沙———”   今晚是“霁杏斋”读书沙龙活动。“霁杏斋”,这个名字,我念了又念,轻轻咬在唇间,已是一首灵动的诗了。   “计信”,“霁杏”。“霁”与“计”谐音,取自“云销雨霁,彩彻区明”;“杏”与“信”谐音,一般指“杏坛”,孔子讲学。   这是我们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情怀。   “霁杏斋”读书沙龙活动,刚刚看到活动通知,我便报了名,想都没想,就填好了要展示的书籍———《西厢记》。可能,很多人会觉得,理工科的学生,读文学的少,而喜欢读古典文学的更少。可我偏偏喜欢,喜欢《诗经》《楚辞》的典雅抒情,喜欢唐诗宋词的温柔细腻,喜欢元代戏曲的耐人寻味……如果说,之前对古典文学只是喜欢,那么遇到她之后,就变成了热爱。   大一,在阳逻,课余,我翻查了全校课表,发现了“古代文学作品选讲”这个课程,第一次去旁听,我偷偷坐在教室的角落,唯恐周围的同学异样的目光———“诶?那是谁?”“不认识,谁啊?”在期待和惴惴不安中,我听到老师开口了……她在讲李煜,词宗之帝。“好巧,”我心里想:“刚好暑假读了李煜的诗集,尤其喜欢那个《清平乐》……”接着就听见她温软的糯语“《清平乐》,‘别来春半’,相传呢,是亡国之前所作……”呀,我惊喜地要叫出声了,这是一种机缘,更是上天赐予我的殊遇。我细细看着台上的老师,娇小的身材似乎蕴含着无穷魅力,举手投足,散发出现实的摩登,又氤氲着被神化的古典韵味———薛梅。初见她,就仿佛看见李易安从她那“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的词话中走下来,那般雅致良善的形容,从此定格在我的心间。   我欣喜,在我选择了软件工程专业后还能有如此殊遇,遇见一个如李清照一般的老师为我讲述宋词元曲;同时,我喟叹,为何?为何我周一下午有课呢?如此,我每周三上午一二节课,雷打不动出现在408教室,渐渐的,我不再甘于坐最后的角落,而是选择坐在了第一排。当我沉浸在薛姐精彩的课堂中时,一切便透明了,我也不复存在,只有那唐朝的风、宋时的雨、元明的呢喃,回荡在教室里,漾起一圈圈涟漪……如此如此,我看见李煜他“拂了一身还满”;听见柳永“忍把浮名,换了浅吟低唱”;明白苏轼为何“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还有秦观在“山抹微云”……如此如此,我也错过了欧阳修、周邦彦、辛弃疾……每个周三都很精彩,可每个周一也很无奈。   又是一个周三,薛姐开始讲元曲,第一讲是关汉卿的《窦娥冤》,也就是说下周一就是王实甫的《西厢记》了。而这一次,我不想再错过。   终于,我鼓起勇气,课间,走上讲台:“薛老师,您好,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就是关于《莺莺传》和董解元的《西厢记诸宫调》,还有王实甫的《西厢记》的故事情节大致相同,虽然时代背景不同,但三部作品的创作有没有新瓶装旧酒的嫌疑呢?”   薛姐温柔地对我说这个问题下节课讲《西厢记》时她会细讲,让我不用着急问。   “真可惜,薛老师,那我估计听不到了。我周一有课,不能来旁听了。”   “你不是这个班的嘛?”   “我不是,我是里仁苑的。”   “今天,我想分享的书目是王实甫的《西厢记》。在《莺莺传》中,主题用四个字概括,就是‘红颜祸水’;到了‘董西厢’,主题上升到‘从今至古,自是佳人配才子’,讲求门当户对;到了王实甫这里,男女爱情已无关乎门第出身,而是‘永志无别离,万古常完聚,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因为热爱,所以有底气,我也愿意用这种方式,向更多的人展示古典文学的魅力!   只一句“愿普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让台下掌声雷动,我相信,这是一种感染,是古典文学的魅力!也许,《西厢记》没有《活着》的现实意义,没有《小王子》的轻快有趣,没有《雷雨》引人入胜……我没有取得一二三等奖,但我的“西厢”是“最佳人气奖”。   “奖不奖”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那个“最佳人气”,这是《西厢记》的人气,是古典文学的人气。而我浅薄寡味的念白只是搬运了其魅力的十分之一、百分之一罢了。看到计信还有这么多学生为古典文学动容,我很开心,很开心。   一个学期,转眼就过去了,要结课了,薛姐。   遇见薛姐,是一次幸运的际遇;告别薛姐,却是一场难忘的盛宴!   我永远不会忘记那次总结课。所有新闻传播学院的学生在这里,展示自我。有的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他们眼中,是一种自豪;有的展示自己演绎的戏剧桥段,编排、摄影、剪辑都是他们自己,那是一种成就;还有播主的同学,用自己的专长去吟诵,去寻觅,诗词里的自我。   非常有幸,受薛姐之邀,参加那次总结课。从上课开始,掌声就没停过。我深深地被触动———原来古代文学作品课还能这样上。那是一种热情,发自内心的热情,也是在课堂上久违了的热情。   不知不觉,走到图书馆前的小广场。朗月当空,千百年来,它就这样,阴晴圆缺,百转轮回,左右人的心绪,入诗如画。月光如泻,罩定人不可动弹。   “薛姐,我好想你啊,想再进你的课堂,听你低吟浅唱,听你娓娓道来。让我再一次梦回《西厢》。” (作者系2017级软件工程专业学生)